2019年至今,北京房地產市場整體表現穩中有升,據克而瑞數據統計,截至11月底,北京商品住宅市場共實現供應50195套,同比持平;成交52281套,同比增長87%;成交均價47374元/平米,同比上漲4%。新房市場供應平穩、成交量大增。
經歷了2019年8月、9月的房價歷史低點,北京新房市場已經進入了觸底反彈的階段。僅就11月來看,北京新房市場的成交1919套,為近半年來的最高點。除年底翹尾的常規性因素、及降息提高了樓市預期,陸續入市的優質項目也在帶動北京樓市穩步推進。
不過,盡管北京樓市整體有所升溫,在“房住不炒”的政策背景下,房價也很難出現暴漲的可能,但也不會出現暴跌。有專家預測,未來一段時間內,北京房地產市場仍將延續小幅回溫趨勢,房價也有一定的上升空間。
房價處于相對底部 購房時機已至
12月是房地產行業中的一個重要節點,通常也是一年中相對較好的購房時機,年底大部分開發商都要回籠資金,定價和銷售政策都會更有誠意,因此購房者很多時候都能以全年中較低的價格達成置業目的。
而且,北京房價目前也處于全年中相對較低的階段,從“房住不炒”的市場環境來說,想要靠買房躺賺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找準合適的時機出手才是硬道理。

安居客2019年北京房價數據
另據中國社科院發布的《中國住房市場發展月度分析報告(2019年11月)》顯示,自2017年—2019年,北京樓市都在3月份出現了“小陽春”,對于普通購房者來說,在房價的相對底部,樓市“小陽春”到來之前入場才是良機。
改善置業漸成主流 購房者更加理性
近半年的成交數據顯示,在北京的房產交易中改善置業占據了很大比例,這部分購房人往往經歷過北京房價的大漲階段,購房心態較為成熟,決策也更為理性,一旦發現價格較低,性價比高的改善樓盤時便果斷出手。
究其原因,在“70/90”政策出臺后,北京大部分限房價項目都要受到政策限制,即新建商品房住宅項目90㎡以下的套型建筑面積,必須占到整個項目總面積的70%以上。一方面“70/90”政策滿足了剛需剛改人群對于中小戶型的居住需求,但另一方面也導致了高端改善住房供應的不足,因此市場上的高端改善住房十分稀缺,尤其是適合全家庭居住的改善型三居、四居產品。對于這部分改善置業來說,如果遇到品牌開發商開發,處于稀缺地段的樓盤,在當下的時機換房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11月23日,中國中鐵置業&華僑城北方集團共同打造的中鐵華僑城·和園樓王開盤,項目位于北京寸土寸金的南五環,是目前市場稀缺的純商品房,項目近距大興國際機場,緊鄰南海子公園,500米外即是地鐵八號線德茂站。其高層樓王180㎡大四居,一梯一戶,三面采光。項目3小時勁銷6億的火爆場面,也印證了市場對于高端改善房的需求。

兩大央企國匠作背書,也為該項目吸引了大量人氣,中國中鐵置業代表著中國建筑行業的最高水平,華僑城北方集團作為中國文化產業的領跑者、中國新型城鎮化的引領者、中國全域旅游的示范者華僑城集團的子集團,現已全面布局北京、天津、山東濟南、山東淄博、山東青島、河北涿州、山西太原、河南鄭州等地。央企國匠強強聯手,傾力鑄就和園高端品質住宅,為北京城市菁英鉅獻全新豐盛生活方式,打造區域高端人居新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