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后,一般是家電行業的銷售淡季,奇怪的是,最近多個家電品牌出現漲價情況。其中,美的冰箱宣布,3月1日起美的冰箱價格上調10%到15%。
隨后,董明珠表示,格力空調堅持不漲價。但后面她又補充了一句:如果銅價還持續上漲,可能會根據情況再做決定。
家電漲價的主因,就是銅材價格過快上漲。自2020年3月銅價低點4371美元/噸上漲至今年2月銅價高點9617美元/噸以來,銅價漲幅超過100%。2月現貨銅價格創近十年來新高。
同時,金融市場的銅期貨同樣是一路上揚。截至3月10日晚10點,滬銅期貨主力合約報65860元/噸,雖然較前期70800元/噸有所下降,但整體仍在上升趨勢當中。
在全球金融市場,以銅、鐵礦粉、鋁等為代表的大宗商品,也走出了“大宗商品大牛市”。
說到這,容小巴簡單介紹下銅,銅被稱為“工業筋骨”,是一種重要的建筑材料,也是多種合金的原料。大到房地產、大基建,小到電腦、手機,都需要用到銅。再比如,目前逐漸流行的電動車的用銅量是燃油車的4倍以上。
世界金屬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精煉銅需求量中,中國需求占比達59%,為世界第一大銅消費國。
上面我們提到的家電漲價,是原材料漲價已經傳導到產業鏈末端的消費者身上。而在產業鏈中上游,銅、塑料、紡織原料等一系列原料的瘋漲,已經打亂了不少企業的生產計劃,不少車間生產線因此而按下暫停鍵。
這一點,包括高盛在內的多家研究機構此前已經做出預測,并將銅的目標價調至10000美元/噸。
高盛還預測,2021年,銅供需將出現10年來最大的赤字。高盛分析師Nicholas Snowdon則表示:中國在春節后銅需求爆發,將因此形成“銅供給赤字”,并將引發下一輪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