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創量”與“出海創牌”僅一字之差,卻是天壤云泥。
10月15日,在第126屆廣交會上,中國家電業由于路徑的不同,渠道商也給出了截然不同的態度。
一種是中國企業代工的品牌,國外合作伙伴牢牢把控著話語權和品牌溢價權。對中國代工企業來說,只需要日復一日保持生產的精度和進度。
一種是中國自有品牌揚帆出海,通過完善的供應鏈和跨國協同合作,完成一個品牌從工業化的誕生到人性化的消費這樣一個路徑。
前者,在第126屆廣交會上的話語權只是機械的生產,根據對方的要求完成一切任務,更多的品牌價值和高附加值和代工企業無關。
后者,在廣交會上向合作伙伴展示的核心技術、智能家居和品牌價值等,讓他們看到了未來,這是實現彼此價值最大化最好的方式。

出海創牌才能實現品牌價值全球化
廣交會是中國進出口貿易的晴雨表。以家電業為例,盡管全球家電行業疲軟,但總體而言,中國企業的出口業務還是平穩運行。
據海關總署1-8月份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外貿進出口延續總體平穩、穩中提質的發展態勢,中國家電出口數量同比增長4%,出口金額增長1%。
外向型業務的增長其實有一份“內在”的焦慮。其背后是中國外向型業務增長的路徑依賴依然是創量而不是創牌。對于中國企業而言,創量是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但如果現在還聚焦于這樣的路徑依賴,顯然距離中國2025高端制造的預期還有很長的距離。
這種粗放型的“出海創量”從本質上看就是貿易加工,不需要用心打磨經營一個品牌,只要完成簡單的生產制造,為別人代工也能完成資本積累,因此這也成為國內企業全球化走得最多的一條路。
而另外一條全球化道路“出海創牌”是指不做貼牌代工生意,出口產品同時出口中國自主品牌,這條路目前姿態最好、全球競爭力最強的要數海爾。據歐睿國際數據統計,2018年中國白電產量占全球近一半,但海外中國品牌只占2.89%,而其中“海爾智家”就有86.5%的比例,意味著,海外每銷售10臺中國品牌的白色家電就有8臺叫“海爾”
不同的出海模式,也決定了品牌產品迭代的不同內核,這從廣交會也能看出。美的、格力的最新產品,提升點主要集中在硬件制造,展示的是中國制造精益求精、保質保量原則;海爾同樣具備硬件制造優勢,但更看重品牌的塑造,所以產品聚焦高端升級。這兩條路,“創量”的難度低、見效快,“創牌”前期難但品牌效應后勁強,海爾全球化的成功充分證明了創牌的價值。
同樣是1-8月份海關出口數據,出口均價方面行業整體下降3%,各品牌也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只有海爾達成8%的逆勢增長。另外,到八月份中國冰箱的出口均價才143美元,海爾的馨廚冰箱已經在英國賣到3599英鎊。
單品均價不輸甚至高于海外其他品牌,這正是海爾多年走創牌之路打下的基礎。只有讓消費者認識品牌和產品品質,才能獲得更多的品牌價值,而這是創量遠遠無法達到的高度。
別人做產品,海爾做場景成為造風者
別人創量,海爾創牌;別人造產品,海爾做場景。
如今,智慧場景成為新的風口,而海爾則是站在風口浪尖甚至是造風者。
在廣交會現場可以看到,除了高端創牌以外,智慧也成為海爾的一個重要標簽。它不僅帶來了物聯網雙屏冰箱、融合纖洗護理機等產品,還通過產品展示了美食管理、睡眠模式等智慧生活場景。

最實用的人工智能一定是從需求出發,這是創牌以及造風者的核心。
“小優小優,牛排該怎么做?”廣交會現場工作人員正在跟海爾智慧冰箱互動,話音剛落,冰箱大屏幕出現了牛排相關菜譜;有客商受邀站到了體脂稱上,大屏也很快顯示出體重、BMI等數據,還推薦了1周的健康飲食計劃。
如果這只是一個創量產品,那么這一切和海爾無關。恰恰相反,海爾智慧家庭的每一個產品都是源自海爾核心技術,都用創牌詮釋了品牌內涵,并以實用功能打動消費者。
比如這款冰箱不光自身功能強,還能聯動洗碗機洗碗、控制烤箱一鍵烘焙等,烤雞翅、蛋撻只需要“傻瓜”操作就能嘗到專業級美味。
在智能家居領域,在全球市場以“場景”賣方案的海爾智家獨一無二。可以看到,堅持出口家電品牌的海爾,現在已經通過物聯網智慧家庭布局進入到出口生態品牌的階段,并且通過7大品牌做到了智慧家庭的全球落地。
在北美,GE Appliances的“北美版”智慧廚房讓當地消費者享受到便捷廚房生活,日本AQUA的智慧社區洗讓洗衣進程隨時可見,斐雪派克為當地人推出的“社交廚房”讓他們能時刻分享美食,Candy在意大利推出smartsteam系列智慧烤箱,還計劃在明年把80%產品做成互聯家電,系列創新猶如一個龐大而嚴謹的創新組織形態,交織著創牌,并織著場景與智慧。
二十年前,海爾是第一個全球化打出創牌的中國企業;二十年后,“海爾智家”已經換道生態品牌。隨著智慧家庭的全球落地,全球用戶千人千面的智慧生活新時代正在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