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葉綠素了解一下?漢能上海播綠色種子
什么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綠色建筑?每一棟建筑都像會呼吸的綠色植物一樣,吸收陽光進行光合作用,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獲取所需的能量,并釋放出健康的氧氣,讓鋼筋水泥的城市變身成真正的“綠色森林”。在2018年7月18日-7月20日的國際綠色建筑建材(上海)博覽會上,漢能所展出的各種黑科技產品,將人們想象中的綠色建筑變成了現實。
作為薄膜太陽能行業的全球領導者,漢能把薄膜太陽能比喻成“人造葉綠素”,將薄膜太陽能芯片植入傳統建材,讓每一棟建筑像綠色植物一樣直接利用陽光,打造”會呼吸”的綠色建筑,開啟了建筑業發展的全新范本。

引發建筑變革 深度推進產業鏈開發
一直以來,建筑冰冷的固定形象固話了人們的想象。作為建材行業新的闖入者,漢能打破了建筑和能源的界限,讓建筑不再是向外的能源需求,通過將自身先進的薄膜太陽能技術賦能傳統建材,打造自發電、有溫度、會呼吸的全新綠色建材,讓“超低能耗建筑”甚至“零能耗建筑”變為可能,成為建筑行業發展新引擎。
漢能憑借薄膜太陽能行業和新能源領域的豐富經驗,整合產業鏈上下游的優勢資源,打造了漢瓦、漢墻、漢磚、漢路、工商業屋頂等一系列移動能源革新性產品,為綠色建筑的發展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如今,漢能正圍繞“居住”這一生活場景,開發和布局建筑產業鏈。
此次展出的“漢瓦”是漢能發力綠色建筑的明星產品之一,它將漢能全球領先的柔性薄膜太陽能芯片與屋面瓦融為一體,兼具高效發電性能和高等級安全性能,更符合現代建筑審美需求的新一代屋面瓦。而且,每安裝25W漢瓦的減排效果和環保價值相當于種1棵樹,1㎡漢瓦的功率為85瓦,相當于種3.4棵樹,而100㎡的漢瓦就相當于種了340棵樹。作為“會發電的琉璃瓦”,漢能將現代科技融入傳統建筑,用薄膜太陽能賦予屋頂和建筑新的生命。


搶占綠色建筑風口 引領千億市場份額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綠色環保方面的產品需求越來越高,綠色建筑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目前,綠色建筑正以每年翻番的速度增長,將帶動上千億新能源建筑市場份額,成為建筑領域的主流發展趨勢。在綠色建筑風口之上,漢能積極研發薄膜太陽能技術在綠色建筑上的新產品和新解決方案,從能源底層架構出發,開創綠色建筑新模式,得到業內的高度認可和市場的廣泛應用。
作為“改變世界屋頂”的漢瓦,不僅在國內得到廣泛應用,還在歐洲完成了首批雙玻漢瓦36kW的試點項目。目前,漢能已實現了對中國尊、龍湖列車新城項目等建筑提供綠色屋頂解決方案。漢能首款應用CIGS芯片的漢墻在廣東河源華僑城寫字樓成功應用,實現了對市場上BIPV產品的升級。此外,漢能還與荷蘭政府合作建造了太陽能自行車道“漢路”,該車道更是被定義為“可能改變未來的‘道路’”。


助力綠色生活 移動能源時代悄然而至
綠色建筑是移動能源時代漢能打造綠色生活的起點,也是構建綠色城市的載體。作為移動能源時代的創造者,漢能圍繞“住”“用”“行”等各種生活場景,通過創新性的移動能源應用產品和解決方案,多維度賦能傳統行業、綠色生活和城市發展。
除了讓居住變得更美好,移動能源還讓未來出行體驗更綠色、更高效,漢能“賦能”奧迪、一汽、北汽,共同研發薄膜太陽能車頂;為單車、快遞車安裝薄膜太陽能,實現定位與續航。此外,移動能源還完美解決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充電難題,打造漢包、漢紙、發電手機殼等民用新品;助力貴州、山西、河北等省的多個城市,為其提供生態城市建設的解決方案。移動能源時代的全面到來,不僅讓建筑回歸綠色,也讓城市和生活回歸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