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康佳集團對外公布了2018年半年度財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76.25億元,同比增長54.5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42億元,同比提升1007.16%。其中,上半年康佳彩電業務營收為49.63億,在總營收中占比高達三成左右。
康佳先后高調宣布跨入多個新興領域,根據數據顯示,彩電業務相對去年雖然有所下降,但截至目前,彩電業務仍是康佳當前營業收入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由此看來,彩電業務仍是康佳當前營收的“主力軍”,但這并不能說明康佳在新興業務領域的布局就未獲成效。其實從企業長遠發展來看,康佳在新興領域和原有產業上的發力,都已經體現出了一定的價值。
行業挑戰嚴峻 用科技創新從容面對
在今年5月舉行的新戰略發布會上,康佳再次重申了“科技驅動創新”的核心定位。基于這一定位,今年上半年康佳在研發上的投入占比持續加大,研發費用相比去年同期增長41.61%。康佳選擇用產品升級來應對嚴峻的行業挑戰。
眾所周知,如今彩電行業的日子都不好過,一方面源于上游原材料的價格不斷上漲造成的成本增加,另一方面互聯網電視的價格戰陰霾仍未完全消散,至今仍有部分品牌維持著低價傾銷的策略,對行業造成了不小的負面影響。
依托于研發上的持續投入,盡管彩電業務占比微降,但卻依然為康佳創造了相當可觀的營業收入??导训漠a品在市場上反響一直較為良好,也多次活躍在諸如CES 2018等國際舞臺上。無論是去年的三大變頻技術,還是今年的8K圖像處理技術的應用等,都能證明康佳在不斷升級電視產品價值方面做出的努力。
“索尼在中國的策略就是完全拋棄低端市場,從而占據高端產品的重要席位”,資深家電產業觀察家黃浩提到。然而在行業不景氣的時候,康佳沒有選擇用低價產品去盲目沖擊市場,而是用高品質高溢價的產品去提升企業的利潤空間,滿足用戶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這對于整個行業來說都是很難能可貴的。
不忘布局初衷 新興產業協同發展
僅從業績構成來看,康佳的新興業務似乎還沒有太大起色,表現最突出的環保業務也與電子行業營收相距甚遠。但若仔細了解過康佳在新興產業賽道布局的初衷及標準,或許看法就會有所不同。
事實上,康佳目前新興產業的投入全部與主營業務息息相關。比如即將投建的遂寧康佳電子科技產業園,規劃占地約2000畝,投產后年產值為200億元,但是基地的廢水排放指標只有6萬多,這就要求康佳必須在綠色環保上投入重金,現在只是相當于把交給別人做的東西拿回來自己做。
另一方面,諸如收購新飛等一系列動作,可能同樣沒有直接表現在業績上。但事實上,此舉會加強康佳在白電產業的競爭力,并提升其整個電子業務的利潤率。同時,新飛的品牌效應,也會幫助康佳通過冰箱搶占人工智能的重要入口,為之后主營業務的發展做好鋪墊。
半導體領域同樣如此。作為電子產品最重要的上游一環,康佳每年都有著巨大的半導體采購需求。據康佳集團副總裁、半導體科技事業部負責人李宏韜介紹,康佳2017年采購半導體的金額超10億美元,預測2018年達100億元人民幣,每年增長超30%。自行研發雖然開始時價格高昂,一旦成功帶來的成本降低會非??捎^。
也就是說,不能僅僅通過短期內是否創造了高額收益,來判斷康佳新興領域布局的成功與否??导训男屡d產業是和主營業務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有的提升了主營業務的科技含量,有的幫助主營業務降低了經營成本,這都可以算是產業協同帶來的價值。
捍衛品牌價值 尋求長遠發展利益
在7月9日的康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新品發布會上,康佳集團助理總裁、康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常東表示:“電視是我們的業務核心,是科技創新出發點,是模式變革的著力點,是康佳集團的品牌基石,承載著集團科技+產業戰略的具體落地。對電視業務,我們堅定不移。”
在行業持續下跌的今天,康佳對主營業務的堅守情懷是否值得?為何不放開制約在賺錢的領域盡情馳騁呢?
品牌是企業無形的資產。38年的歷史長河,讓人們記住的是一個家電行業出身、一直在行業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康佳,也是其員工們一直堅守的信念所在??导言鴮ν饨缭S下“五年實現千億”的宏偉目標,不難看出,其在利益的謀求上勢必考慮得會更加長遠。由此看來,康佳對主營業務發展的重視,也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沉潛進取方能厚積薄發。我們通過財報中的數據可以解讀出的多是康佳的現狀,可能需要站到一個更高的維度,才能更加綜合地審視康佳的完整戰略藍圖。,我們應該給像康佳這樣堅守實業的品牌多一點時間,讓其在行業競爭激烈、泡沫危機頻發的當下,走好適合自身發展的科學合理的戰略轉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