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個上市企業發布了今年第一季度業績,據數據顯示,三棵樹、東方雨虹、巴德士、亞士、晨陽都獲得了遠高于行業的高增長,但這數據中表現最搶眼的仍然是那些行業龍頭企業。那么,這是否標志著涂料行業已經進入“強者愈強”的時代?
行業分化或將加劇
最近一周來,各個企業出爐的一季度業績數據顯示,三棵樹、晨陽水漆、東方雨虹、巴德士、亞士等都獲得了遠高于行業的高增長,這是否意味著涂料行業在今年終于迎來了回暖的跡象?
2017年一季度我國涂料總產量達到426.68萬噸,同比增長10.1%,產量排在前3位的省市均出現較快發展的態勢。其中,廣東省涂料產量89.12萬噸,同比增長17.4%,江蘇省涂料產量53.53萬噸,同比增長8.8%,上海市涂料產量46.61萬噸,同比增長20.9%。
“從我國涂料行業一季度來看,發展形勢趨好,預計今年行業整體將有所回暖。但由于今年整體景氣有所回升,行業分化將加劇,‘強者愈強’的馬太效應初現。”涂界企業及市場研究部觀察員李明月認為。
“行業龍頭企業業績普遍不錯,但中小區域涂料企業目前壓力仍然很大,特別是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以及其他成本上升更是一個嚴峻考驗。”李明月表示。
2016年以來至今,鈦白粉、樹脂、TDI、丙烯酸等原材料大幅度提高,盡管2017年企業總體業績仍保持快速增長,但企業利潤分布不均衡,中小型涂料企業企業受宏觀調控和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經營環境趨緊。在競爭性行業中很難把價格上漲傳導到終端客戶,進而影響這些企業的盈利能力。
不過,雖然2017年一季度涂料業銷量增速有明顯回升,但涂料龍頭企業是否延續強勢整合能力和抗周期能力,收入增速及盈利能力均優于行業平均水平,值得關注。同時,優良的公司預期在中報將依然業績優良,比如東方雨虹預計凈利潤保持在20%以上的增速。
競爭格局依然表現為龍頭份額上升,絕對龍頭擁有產業鏈定價權。二、三線公司經歷一至兩年行業低谷經營效率提升,盈利能力將穩定或有所恢復。成本對盈利的正貢獻將逐漸削弱,社會渠道的變革壓力對涂料小品牌有一定壓力。
李明月表示,涂料行業產能結構性過剩及集中度低等問題依舊存在,整合仍將繼續,未來總量保持低速增長或成常態。但在消費升級的趨勢下,兼具品牌和價格、服務優勢的中高端涂料將成為消費者的最佳選擇,未來中高端涂料有望步入量價齊升的黃金期。
轉型升級步伐或加快
近幾年,我國涂料在全球迅速崛起,但面臨大而不強的尷尬。業內人士認為,缺乏自主品牌和創新是我國涂料行業最大的問題。當前,我國涂料企業過多、過散,生產能力不能充分發揮,甚至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惡性竟爭。
李明月表示,轉型升級雖然是長期的、痛苦的過程。但是,轉型升級一方面會滿足消費者對中高端產品的現實需求;另一方面,也會提高行業平均利潤率,使得涂料行業企業贏得發展后勁。
事實上,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模式創新等,都會在轉型升級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利潤,也更加快企業發展步伐。其中三棵樹就尤為突出。
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三棵樹何以能逆勢而上?“這得益于從賣產品到賣服務的快速轉型。”公司董事長洪杰說。
“三分漆,七分工”。對于消費者來說,房子裝修過程中,購買涂料的花費往往只占三分,而施工的費用則占了七分。由此可見,產品銷售之后的延伸服務蘊藏著巨大的商機。
因此,三棵樹開始積極轉型,在為客戶提供一站式購買產品服務的同時,把賣產品之后的延伸服務從原有的經銷業務中剝離出來,自成體系,為終端消費者提供一體化服務。
“去年小試牛刀,涂裝服務業務營收近億元;未來3~5年,當這項業務在遍布全國的幾千個經銷點同時啟動之后,營收上百億元是不成問題的。”洪杰對此充滿信心。
李明月表示,盡管涂料行業當前面臨不少困難,成本壓力較大,但是,一些涂料企業在調整產品結構、轉型升級等措施下,企業利潤也出現大幅增長,比如三棵樹、晨陽、東方雨虹、亞士等涂料企業都在轉型升級中作出了不少的努力。
集團化發展成趨勢
我國涂料行業通過30多年的快速發展,已成為全球涂料的制造中心,在全球經濟持續低迷的情況下,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吸引了全球各地各種品牌涂料進入中國市場。
隨著互聯網和市場需求的多元化發展,涂料行業也面臨著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重新洗牌的格局,一些傳統的、分散的、小規模的涂料企業面臨倒閉或被并購的態勢,創新和轉型較快的涂料企業在行業中脫穎而出。
這是機遇也是挑戰,中國涂料企業已有了一定的基礎,應加快核心技術和商業模式的創新,主動調整產品結構,加快向服務商轉型,打造自已的核心竟爭力。
未來涂料產業格局將會形成由少數幾家百億級甚至千億級產業集團組成,企業今后不再只是涂料類企業,而是綜合性的,集涂料、服務、金融、 家居 等一體化國際企業集團。而那些中小型涂料企業將會逐步被分化和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