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GfK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智能家電產品市場零售額為2091億元人民幣,預計2017年可達281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4.6%,增長勢頭強勁。
2015年京東聯合科大訊飛推出叮咚智能音箱,成為第一個試水中國智能音箱市場的企業,之后阿里巴巴和小米等企業也紛紛加入入口搶奪戰。



新品和電商促銷節將驅動11月智能音箱產品零售量上升
據GfK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智能音箱線上市場平均月零售量達3000臺。受到2017年下半年新品推出及電商促銷節的影響,11月份智能音箱市場零售量預計達12000臺,之后穩定在5000臺。各廠商推出的新品在擴大智能音箱產品影響力的同時,也促進中國智能音響整體市場的擴張。2017年中國智能音箱整體市場零售量預計可達35萬臺,且在2018年將持續增長,但增速將放緩。

中國市場中智能音箱產品價格段集中在300元至600元

中國智能音箱市場中產品價格段主要集中在1000元以下,例如在2017年下半年發售的喜馬拉雅小雅和出門問問均定價在999元。然而一些廠商為了搶占智能 家居 入口,不以盈利為導向,產品定價偏低。例如天貓精靈和小米小愛同學零售價分別為499元和299元。縱觀中國智能音箱整體市場,200元以下產品占比在不斷降低,主要以300元至600元價格段為主的產品占比為80%. 而隨著高端新品的發售,600元至1000元的產品逐漸擠占中間價格段。
與場景營銷相結合驅動智能音箱產品發展
中國智能 家居 普及率低是導致目前智能音箱市場規模不大的主要原因,但不可否認的是語音交互是打通智能 家居 的關鍵點,而智能音箱可能只是其表現形態的一種,國內外廠商也正在積極的探索新的智能 家居 入口形態。目前中國市場中組合形態的產品較為主流,例如將智能音箱與平板、可穿戴產品相結合,實現語音屏幕雙交互,同時可獨立也可聯合控制,達到物物、人物相連,使消費者脫離空間位置的控制。
在未來隨著中國智能音箱市場的不斷發展,智能 家居 的入口或許并無固定形態,家庭場景中收集聲源的傳感器和機器人等都有機會成為智能 家居 的入口。(來源:國際電子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