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季到來,很多學生都會在二手平臺轉賣自己的閑置商品,同時也有很多人希望能在二手平臺上撿漏、淘金。如今,二手商品交易已經形成規模不小的市場,但二手商品至今沒有相對規范的標準,也就導致二手商品交易水越來越深。
7月7日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多部門印發“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通知,內容提出將規范發展二手商品市場,并完善二手商品流通法規。未來,國家將建立完善的車輛、家電等二手商品鑒定、評估、分級標準,并規范二手商品交易行為,鼓勵“互聯網+二手”模式發展。

現在雖然有不少的二手交易平臺,如閑魚、轉轉等,但對商品的鑒定和評估并沒有統一標準。很多商家希望自己商品能賣高價,就打上9成新之類的標簽。而且,很多商品在沒有買到手之前并不能確定是否真的能正常使用,遇到假貨的風險非常高。
市面上最普遍的二手商品絕對是家電居多,很多家電體積較大,不太方便隨搬家一起搬走,勞心費力成本還很高,所以很多人會選擇放在二手市場轉賣。但由于缺乏一定的鑒定和估價標準,讓二手家電交易充滿大量陷阱。

很多二手商家都會把特別老舊,且可能經過多次維修的家電,簡單清洗后高價賣出。這種家電出現故障的幾率特別高,基本是誰買誰吃虧。另外,也有很多山寨、假冒商品,打著二手商品的名號,在二手平臺上明目張膽地出售,部分用戶為了貪小便宜,就可能會上當受騙。
二手家電交易另一層風險那就是售后問題,很多二手家電交易都是一錘子買賣,如果后續商品出現任何故障問題,無法享受任何售后保障,風險相當大。因此,絕大多數二手家電交易都是采用線下交易的形式,提前在二手平臺進行簡單磋談,覺得價格合理后再線下交易。這種方式雖然更保險,但也限制了交易的范圍。

二手家電存在巨大的市場潛力,也有助于循環經濟發展,是很多人省錢的有效方式之一,但內部依舊存在大量問題需要改進。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通知指出,將推動線下實體二手市場規范建設和運營,鼓勵建設集中規范的跳蚤市場,鼓勵社區定期組織二手商品交易活動等。
或許,隨著國家相關規定、評判標準的出現,具有規范的線下二手市場建立,二手商品交易也能像在淘寶、京東上購買商品那么有保障,讓二手商品迎來真正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