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核心生命力。各大企業不遺余力地加大研發投入、吸引高端人才加入,最根本的就是要產出更豐富、更前沿的科技成果,爭做行業內真正的科技領袖。
不過,要成為首屈一指的科技領袖,并不容易,真金白銀的研發投入是基礎,成果產出才是根本。而科技創新產出水平,可以直接反應在專利數量及質量、標準制定、工業設計水平等方面。有了明確的衡量標準,誰是當之無愧的行業引領者呢?
剛剛過去的10月14日是世界標準日,而標準正是衡量企業科技創新實力的一大關鍵指標,今天我們就通過世界五大標準組織,看看誰在標準領域走到了世界前沿。
科技競爭激烈,誰是最強王者?
有競爭的地方,就有排名。在科技創新領域,企業在發力,但實力如何,還需要第三方的評價,尤其是行業和機構在研發實力、成果、應用等多方面評價。
經過對網上公開數據的梳理,我們整理了中國家電企業近年來在國際標準領域的多維度成果。通過表格可以看出,在代表國際標準話語權的五大標準組織中,中國家電企業已經實現全面覆蓋。

在標準領域,有ISO、IEC、OCF、IEEE、Matter五大國際標準組織,企業能在其中一個組織中占有一席之地都很難,海爾智家是行業唯一5大國際標準組織全覆蓋的企業。他是全球唯一同時進入IEC CB和IEC MSB兩大最高管理機構的企業;同時在OCF、IEEE、Matter等標準組織擔任重要職位。
除此之外,在國際標準的主導/參與上,海爾智家有80余項;第二名有40余項。ISO和IEC的專家席位,海爾智家有110多名,第二名有20多名。在中國家電領域,80%的國際標準制修訂提案來自海爾智家,80%國際標準專家同樣來自海爾智家。
中國科技呈現全面開花態勢
國際標準方面的引領只是冰山一角,中國企業基于強大的科技基礎,如今已經具有自主創新體系和能力,成為了全球家電的研發、制造和產業鏈強國,實現了從技術“跟隨者”向“引領者”轉變。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數據顯示,中國家電企業近十年以來,專利數量增長669%,其中發明專利占比居高不下。僅2020年,家電企業年新增專利數量近35萬件,創11年來新高,其中發明專利數量占比44.29%。
而在這個增長數據的背后,離不開所有家電企業的科技探索。無論是在發明專利、外觀設計專利方面,還是在設計和新型實用專利方面,都有全面的布局。通過多方的共同創造,最終呈現出中國科技全面開花的發展態勢。
其實,企業的科技創新之路從來沒有捷徑,舍得投入是一方面,最關鍵的要讓每一分科技投入都有意義。如今中國企業在國際上的地位穩步提升,離不開他們在科技領域的持續創新和探索。我們希望中國的科技領袖越來越多,用自強自立的科技去點亮世界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