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工作需要,我經常到國外出差。在這過程中,除了倒時差的艱辛,我還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在一些國家的機場大廳或者商場門店里,中國品牌??
中國品牌在全球化的道路上,真的已經越走越遠了
因為工作需要,我經常到國外出差。在這過程中,除了倒時差的艱辛,我還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在一些國家的機場大廳或者商場門店里,中國品牌的標識越來越多,尤其看到像“海爾”“中國建設銀行”這樣熟悉的logo,心里總會有種莫名的自豪感,讓我感覺。問了一圈身邊的同事,大家也都有同感。
聽我空口白牙說,你可能覺得都是虛話。但是,看完我收集的各行各業馳騁海外市場的鐵證,你就一點兒也不會懷疑了。
——海爾冰箱。今年3月,海爾冰箱第3個1億臺下線,也就是說全球已經有3億家庭買冰箱都選擇了海爾。這里面可不光華夏同胞,還有英國、意大利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家庭都在用。而且還有數據表明,2018年海爾冰箱在印度、巴基斯坦等6個國家的高端市場都是排名第一。
——中國建設銀行。作為《財富》500強中排名前50的銀行企業,建設銀行很看重海外基建,在紐約、新加坡等多個國家開設了分支機構,拓展海外業務。
——中國中車。數據顯示,“中車制造”現已成長為“一帶一路”和高端裝備“走出去”的排頭兵,遍及104個國家和地區,全球83%擁有鐵路的國家都運行著中車的產品。
……
看到這里,你還敢小看中國品牌的全球化實力嗎?那么問題來了,中國品牌是怎么一步步在世界舞臺上占領一席之地的呢?我認為可以從這兩組詞來看:
一、從“中國制造”到“中國質造”。
一直以來,海外市場上其實從來不缺中國產品。像以前的廉價服裝、低端配件不少都是銷往海外的,但這些都是多、快、省的代表作。而近幾年,隨著中國整體高端轉型節奏的加快,中國產品才真正意義上開始受歡迎起來,越來越多的海外友人也愿意為這些中國“質”造買單。
這其中,高端科技的力量不可忽視。例如被全球3億家庭選擇的海爾冰箱,它的全空間保鮮科技曾經獲得行業唯一的“中國專利金獎”,另外,據說它的冷藏光感鎖鮮科技還是根據衛星遙感科技研制的,這么看,它的科技水準是不是一點兒都不比航天軍工差?再比如中國中車,通過創新高速磁浮這種新型尖端軌道交通技術,打造了目前可實現的、速度最快的地面交通工具。聽說目前正在研制的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車落成后,從北京到上海,再加上旅途準備時間,僅需3.5小時左右就可抵達,比乘飛機和高鐵還快。
二、從“出口海外”到“本土化落地”。
仔細琢磨,這可不僅是把廠子搬到國外這么簡單,而是一種經營模式的改變。有句老話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同樣,不身處其境,怎么才能知道其他國家的消費者真正想要什么呢?例如我上邊提到的海爾冰箱第3個1億臺,其實就是在俄羅斯下線的,它擁有折疊擱物架、酒架等獨特的設計,很對當地人的胃口。同樣在俄羅斯建廠的還有哈弗,它針對俄羅斯道路冬天撒鹽除冰的現象,加強了車漆防銹、底盤抗腐蝕等工藝,很受老用戶喜歡,而且,現在有接近50%的新客戶是由老用戶換購和親朋推薦構成的。
當然,除了上面提到的這兩個方面,必然還有很多其他的原因。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品牌正在走向世界,并帶給國人越來越多的民族自豪感。而且,我相信,隨著科技不斷發展,海外創牌體系的不斷完善,能拿得出手的中國高端品牌會越來越多,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