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就引發資本市場上僅家電、汽車兩個行業的上市公司,市值在一天內暴漲1000億,這正是國家產業政策“經久不衰”的魅力。然而,多位家電廠商卻告訴家電圈,對于2019年初,國家突然釋放要出臺刺激消費政策的消息,感覺是既開心又擔心。
一直以來,中國家電企業和商家們,對于產業政策的關注度,遠遠高于自身在科技創新、制造升級和營銷創新等領域的投入。因為,中國家電業從“一窮二白”到“世界冠軍”,正是國家政策紅利、人口紅利的最大受益者。從家電下鄉、節能惠民,到以舊換新,各種產業政策驅動下的家電產業,實現萬億大盤、世界卡位。
但對于眾多家電廠商來說,國家將研究出臺促進家電等熱點產品消費舉措的消息,卻從一開始聽到時的“興奮”、“激動”,感覺在寒冬市場上終于有救了、有奔頭了。到如今,冷靜下來仔細思考,卻發現“促進消費的國家新政”終究只是外部力量,打鐵還需自身硬,如果沒有好的產品,廣泛的渠道,以及完善的服務,刺激政策對于所有家電廠商來說,就是一條新的起跑線而已。
早在多年前,以家電下鄉為代表的政府刺激政策推出之際,不少家電企業負責人都表達過不同意見:不希望國家的政策之手,干預到原來就是市場化競爭的家電行業。雖然,不可否認,國家的一系列產業刺激政策,對于陷入寒冬中的家電市場和企業,起到激勵和扶持的作用。但不可否認,過去10多年來,眾多家電廠商卻失去主動轉型、變革的黃金契機。最終,這也直接引發了最近幾年來,家電市場在底部的動蕩、反彈,遲遲未能找到反彈出路。
雖然當前家電業各界對于這一次“促進家電消費”的國家政策舉措,相關內容和細節完全不清楚、不了解。但是,不少廠商已經開始想象當政策來臨時后的一輪市場消費引爆場景,計劃通過新一輪的價格戰搶奪被國家政策激活的消費新需求。同時,還表達了對于國家刺激家電消費舉措的歡迎和認同,呼吁國家加大政策推動產業轉型和升級。不過,這一切或許只是少數家電企業內心“美好的想象”罷了。
因為,這一輪的國家刺激消費舉措,絕不可能像10年前那樣采取大幅度、全行業、普及性的”財政補貼”,所以家電廠商想直接通過政策受益的空間較小;同樣,當前這一輪家電市場的寒冬、困局,絕不是簡單拿政策刺激消費需求,就能馬上觸底反彈,高位上行。頂多就是一針興奮劑,而困擾中國家電市場發展和市場消費的核心問題,并未真正解決。
由此對于眾多的家電廠商來說,從開始聽到國家要推出刺激政策消費時的高興,到深思熟慮之后的困擾,最終到面對“政策沒出臺、市場寒冬未消解”的忐忑不安,相信越來越多的廠商會陷入一輪“既期待國家促消費產業政策”帶來的信心、動力,卻又害怕這一政策會再暫時中斷廠商正在推動的轉型升級部署,最終未能真正破解產業發展的天花板。
連日來,多位家電廠商在與家電圈溝通時坦言,“并不清楚國家為何會選擇在此時出臺刺激政策,可以說既驚又喜。雖然這一刺激政策肯定會在短期帶動市場銷售反彈,卻并不能真正緩解產業發展過程中的諸多困難。比如說,新增需求乏力的根源是房地產調控,以及高中低端消費結構倒掛,這些不能只靠國家產業政策,必須要靠家電廠商從經營理念、經營模式和競爭手段等多個方面求變”。
接下來,不管這一輪國家促進家電消費政策的內容和細則是什么,補貼力度有多大。對于家電業的各個廠商來說,還是要“榮辱不驚”,按照既定的轉型目標和經營策略,堅定不移地推動和實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