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購家電“望聞問切”必不可少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中秋、國慶“雙節”期間,在商家大力促銷之時出手買家電正是時候,不過,要想買到物美價廉的家電產品,在產品同質化越來越嚴重的今天,“望聞問切”必不可少。
“望”: 貨比三家才能心中有數 買家電最忌諱的就是盲目,一盲目,就會在眼花繚亂的產品中迷失方向,甚至被銷售人員的“煽風點火”弄暈了頭,最終結果就是預算直往上躥。
中醫里的“望”,是指觀氣色,對于買家電的消費者來說,那就是逛。不僅要逛實體賣場,最好還能瀏覽一下網上商城。
在決定購買一件家電產品時,最好是先看看近期有哪些低價產品促銷,哪些在預算范圍之內,然后上網搜集相關資料,包括評測報告、用戶體驗、網上價格等等,而不是看到有賣的就隨意購買。
在逛賣場的同時,要多看產品實物、產品型號、產品價格以及優惠內容等。“為了防止各大賣場因為競爭而競相殺價,不少家電廠商都會推出一些所謂的專供型號,但其功能差不多,所以,消費者要細心觀察。”閱讀達人溫馨提示。
溫馨提示:買家電前一定要貨比三家,這樣才能加深對產品本身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數。
“聞”: “耳聽八方”方能了解徹底 不過,僅多逛、多看還是不夠的,在帶著眼睛的同時,耳朵也不能閑著,不可走馬觀花。
中醫里的“聞”是指,聽氣息,這里是指多聽他人的意見。
通常來說,只要一進到家電賣場,就會有促銷人員“歡迎你”。既然準備花錢,那就要花得理直氣壯,有疑問盡管提,和促銷人員多交流,全面了解家電產品,尤其是對于某些家電產品的附加功能,一定要不恥下問,了解清楚,否則,很可能會為這項華而不實的功能,而浪費一大筆錢。
還有一點值得嘗試,就是向其他品牌的促銷員“咨詢”你想購買的那個品牌的產品,這樣會加深你對該品牌產品的認識。當然,這個“問”也是有技術含量的,要問得巧妙,在認真聽促銷員介紹完后,再問“我朋友買了某品牌的,這兩個產品有什么不同?”將話題巧妙地切換到你想購買的品牌上。
此外,最好能和與你有著同樣目的的消費者交談,這樣可以了解更多的信息,如果大家都對同一品牌、同一型號感興趣,那么還可以結成聯盟,共同向商家要求更優惠的價格。
“問”: 砍價不可“心慈手軟” 經過艱難的對比,你終于定下要買的款型了,就要進入最關鍵的一步——砍價了。
中醫里的“問”,是指詢問癥狀,這里是指“討價還價”。雖然,眼下不少賣場的產品都是“明碼標價”,但實際成交價與你的砍價能力有很大關系。
在砍價時,最忌諱的就是“心慈手軟”,而應做到“心狠手辣”,要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信念。有業內人士透露,如果是小家電或者已經是特價的產品,要大幅砍價不容易。而電視機、冰箱這些正價大家電,通常含有比較大的讓利空間,一般來說,國產品牌可按標價的8%~10%砍價、合資品牌可按標價的25%~30%砍價。
溫馨提示:買家電時,最好是分頭行動,一邊砍價,一邊通過電話互相報價,這樣促銷員為了留住客人,自然會主動降價。
此外,還有一點,要清楚售后承諾、服務條款,促銷贈品等事項,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切”:仔細驗貨很重要 經過一番艱苦努力,終于要將心愛的家電產品買回家了,但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
中醫里的“切”,是指摸脈象,這是最重要的,對于消費者而言,就是要仔細驗貨。如果是小家電,一般可在現場驗貨,但如果是彩電、冰箱、洗衣機等大家電,通常要等送貨上門后才能檢驗。
在這里,小記特別提醒消費者,在驗貨時,首先要確認產品型號,核對產品型號是否與購買票據、外包裝、說明書等票據相符;其次,要查看產品外觀,確定有無破損殘缺,依照產品配置單逐項核查,一旦發現問題,就一定要要求退換貨,因為外觀損壞對售后服務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最后,盡快使用以便盡早發現問題。
溫馨提示:無論是特價商品還是贈品,都和正價商品享有同樣的售后服務,因此,消費者在購買此類商品時一定要檢查相關憑證,要求商家把售后服務的標準寫明,以免出現問題商家找借口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