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追求的不斷提升,智能 家居 正迅速崛起為 家居 市場的“新藍海”。不過,行業標準的缺失也正成為這一市場亟待彌補的短板。
第一財經數據商學院近日在上海發布的一份報告稱,作為智能 家居 重要應用落地點的智能門鎖,正顯示出可觀的增長潛力。
來自天貓淘寶的銷售數據顯示,雖然智能門鎖訂單量尚不及傳統的機械門鎖,但前者的銷售額已在2015年超越后者,并保持著翻倍增長的趨勢。2016年在天貓淘寶上購買門鎖的消費者中,近兩成選擇了智能門鎖。
天貓淘寶針對消費者進行的調查中,“不想帶鑰匙”和安全因素考量是其選擇智能門鎖的兩大主要原因。上述報告認為,隨著消費者對智能 家居 理念認知的加深,智能門鎖的滲透率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并推動2017年智能門鎖產值突破百億元大關。
民眾消費觀念和實力的提升,加上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高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催生出前景可觀的智能 家居 市場。今年2月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智能 家居 設備行業前瞻與投資策略規劃報告》稱,2016年中國智能 家居 市場規模達605.7億元,較上年增長五成。未來幾年智能 家居 市場將迎來爆發式增長,預計2018年市場規模將達1396億元。
不過,除了創新能力尚顯不足,行業標準的缺失也成為智能 家居 行業亟待彌補的短板。以智能門鎖市場為例,種類繁多但質量良莠不齊,令消費者面臨選擇困難的“痛點”。
近日,天貓聯合公安部、智能鎖行業協會及多家智能門鎖廠商,在上海共同發布智能門鎖行業標準。上述標準包括“整鎖應滿足12萬次開啟使用壽命”“具有防外力破壞的聲光警報提示”“指紋平均匹配時間小于等于1秒”“斷電時鎖內所存信息應不被丟失”“全鏈路加密、秘鑰不可破解”等。
業界表示,行業標準的建立完善,將通過構筑相對統一的質量價格體系,助力智能 家居 行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