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雙11”,杭州的陳先生在網上買了電視、冰箱、空調、熱水器等品牌家電,這兩天再到網上一看,同樣的家電普遍貴了好幾百,“一套算下來,比雙11貴了2000元。”
每年歲末,按理是家電打折促銷的時候,但今年無論線上線下,動靜都不大。受材料價格持續上漲的影響,近期包括電視、空調、冰箱、熱水器在內的家電廠商都悄然提價。
昨天,杭州蘇寧易購相關人士表示:“此次漲價是原材料、人力等成本提升情況下的行業普遍現象。”
一臺電視半年貴了三成多
在這輪漲價潮中,電視最為明顯。以陳先生關注的品牌電視為例,“雙12”要比“雙11”貴700元,現在又比“雙12”貴100元,幾乎每月上升一個臺階。
電視漲價,因為占據電視70%成本的面板已連漲多月。奧維云網產業鏈數據顯示,從去年4月面板價格出現拐點反彈來,不同規格面板都出現大幅上漲。
“屏幕越小的面板,漲幅相對較大,對銷售終端影響也越明顯。”蘇寧易購的銷售人員舉例,“像創維32寸的電視機以前七八百塊就能買得到,現在不會低于1100塊錢。還有一些40英寸的電視機,原先賣2000元,現在至少也要2600元起。”
相比之下,50英寸以上的大屏電視漲幅較小,一般都在兩三百元。早在去年9月,樂視超級電視就宣布提價。去年“雙11”后,樂視再次宣布多個機型上調100元。
國美銷售人員說,雖然目前尚未收到家電廠商明確的調價信息,但從面板供應來看,電視價格可能還會漲,“現在生產線上面板緊缺,尤其是小屏幕,很多型號都斷貨了。”
空調原材料漲了兩成
與電視廠商“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提價相比,空調廠商直接得多。“雙11”后,格力空調就宣布,自12月19日起,空調價格每臺上漲50-100元不等。
不久前,美的空調也發布漲價通知,產品單價將上漲50-200元不等;日立中央空調稱,“公司于2017年1月1日起對系列產品實施調價,平均上調10%以上”;志高空調發通知,自去年12月起空調價格上漲2%,1月再上漲2%。
空調品牌集體提價也和原材料價格上漲有關。
據生意社價格監測,去年第三季度塑料產品價格平均漲幅為4.92%,其中PVC價格同比上漲25.79%,ABS價格同比上漲13.67%,PP價格也同比上漲1.39%,這些都是用于家電制造的主要塑料原材料。
“與去年同期相比,銅的價格也漲了30%以上。紙箱漲幅更夸張,都快斷貨了。”一位空調企業相關人員說:“一臺空調的原材料成本較去年同期,漲幅在15%-20%。”
除了空調和電視機,在冰箱企業中,海爾、海信、美菱、奧馬等企業早些時候已悄然提價。還有一些熱水器企業近期也開始對整機提價5%-10%。
家電漲幅不會太夸張
不過,包括京東、國美和蘇寧在內,大多數銷售平臺都認為,這輪家電漲價很難持續下去,整體漲幅不會很夸張。
京東方面表示,由于行業貨源緊缺導致面板成本上漲,致使很多低端機價格上浮,但中高端機價格上漲較緩,京東方面會適當加大備貨和補貼力度。
杭州蘇寧易購相關人員也透露,在漲價前,他們已通過大單采購,鎖定較為豐富的平價庫存,杭州蘇寧春節前期活動力度較大,能夠貼補漲價。
制約價格持續上漲的另一大主因,是家電行業的競爭。無論是以電視為代表的黑家電,還是以空調為代表的白家電,今后的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
“這輪價格漲了,到年后,價格未必撐得住,到一定階段還是會下調。”京東方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