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第一款小米手機誕生之日起,小米就是一個無法讓人忽略的公司,從以“互聯網思維重造手機”到如今構建以智能手機生態鏈為核心的智能硬件帝國,“小米”這個名字從未遠離爭議和膜拜。今年3月份的小米生態鏈春季溝通會上,小米的第一個新國貨產品米家壓力ih電飯煲發布,再次吸引多方關注。小米以破浪之姿殺入智能 家居 領域,中國第四大互聯網公司轉而開賣電飯煲,究竟是市場的擠壓還是風口的投機,亦或是小米進化的必然?
從屌絲到準資 一個階級的消費革命
小米奇跡般的成功,曾經被人戲稱為“屌絲經濟”狂歡盛宴中分到最大一杯羹的人。小米的種子用戶多為互聯網從業者,對性價比的高度敏感性使得這一群體相對傳統的智能手機使用者有著不一樣的需求。而那一句“為發燒而生”使小米對這群人的攻掠幾乎一擊即中。這群人中曾占大多數比例的程序猿喜歡自嘲的稱呼自己為“屌絲”、“碼農”、“中關村民工”,而小米以超高的性價比席卷全國市場時,又迅速占領了中低收入和學生族人群的口袋。無形中,小米的客層被描繪成屌絲、小白、窮學生等等,一度給人以小米的用戶是低收入人群的印象。
然而,當999元的米家壓力ih電飯煲交出京東單日預訂量超11萬臺的成績單時,無疑觸動了傳統制造業的痛處。當大多數廠商在叩問為何米家壓力ih電飯煲能夠迅速攀上行業第一梯隊,甚至向行業第一的位置發起沖擊時,很多人忽略了,第一批消費這款并不便宜的電飯煲的核心人群,正是昔日的“中關村民工”們。可以說,它見證了小米的核心用戶群體從屌絲到準資的成長,見證了他們對更高品質生活的追求。同時米家電飯煲的熱銷也是小米新國貨運動的縮影,在這場小米引發的消費觀念革命中,用戶已經超越了實用性和易用性,轉向更高層次的交互體驗和價值體現,在這一點上,甚至超過了收入更高的資產階級。
一粒米的終極追求 準資產階級眼中的米家電飯煲
事實上,今天小米的產品品類已經達到了14個分類超百種商品,用戶也早已脫離了種子用戶的范疇,從月入3k到月入30k的人群中都可以看見米粉的身影。而高端電飯煲,有技術含量、有用戶需求、市場價格偏高,一方面它符合小米選擇產品的標準;另一方面用戶群體的擴大和消費能力的提升,使得小米有足夠的底氣進軍高端電飯煲市場。小米生態系統的賦能加速、純米科技的專注專業、加之壓力ih電飯煲之父內藤毅的加持,使這臺米家系列的開山之作擁有足以與進口同類競品相抗衡的實力。
而米家更難能可貴的是,還原科技服務生活的理念,拋開智能化的噱頭,將智能功能精準運用在目標用戶的需求點上。小米這種“準資產階級”的消費理念使人們習慣于:每一次消費都有權深入了解產品,有權在享受高品質的同時要求合理的價格,這一切無疑都來自于小米帶來的消費革命的影響。以這種思維反觀米家電飯煲,不難看出小米建立雙品牌戰略的思路,也不難理解為什么它能夠成為為米家打響第一炮的產品。
伴隨用戶成長 小米構建準資消費生態
沒有意外,米家電飯煲的成功再一次引發了市場、行業、媒體的關注,當然非議也隨之而來。作為外界眼中的第一款小米高端智能硬件,米家電飯煲被視為小米在手機市場低迷期之后的反攻。而事實上這條鯰魚攪動的并非僅僅是智能家電市場,反觀小米用戶的成長,準資產階級化是小米核心客層進化的必然,伴隨種子用戶在消費能力、社會地位、社交影響力等層面的屬性變化,他們日常的各種需求逐漸形成一種生活方式,而小米生態鏈構建的正是這種準資消費生態。電飯煲不再是電飯煲,而是一個吃貨極客的生活方式;路由器也不再是路由器,而是一個準資青年連通世界的接口。
在經歷了過去兩年產品節奏和心態上的麻煩,當下的小米看起來也信心滿滿的想要重塑一騎絕塵的風光,單品、海量、爆款,是米家生態鏈企業共同遵循的產品邏輯:它們專注于單個產品線、瞄準80%大眾消費品市場切入,以接近成本的低價銷售高配置產品,力求在兩三年內沖到細分行業第一的位置。在準資消費模式下,互聯網模式的機會不僅僅來自于人口紅利。在規模化的邏輯之上,是小米對于用戶的“不忘初心”。。
“米家的這些藝術品,串起每個人生活的點點滴滴!”就如雷軍在闡述“新國貨”運動時所提出的,越來越多的準資青年被小米的消費生態所吸引,成為米家的成員。而與非議為伍的小米,再次通過雙品牌的運營,從消費者的角度思考,重塑了品牌在人們心中的印象。今天的小米,或許稱它為互聯網界的無印良品,更為確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