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3月,國務院制定了中部崛起戰略發展。時至今日,12年一輪回,中部崛起戰略開始取得成效。
作為中部崛戰略的一部分,現在湖北、河南、安徽、江西都在積極打造家具產業園,謀求產業轉型。
制造家具必需大量木材,中部地區不是木材交易集散地,木材原料嚴重依靠港口城市的輸送。
那么,港口城市木材市場是否能對中部家具產業布局形成有力支撐呢?
猶如“雨后春筍”般的中部家具產業園
縱觀國內家具產業集群,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灣和四川地區已經占據了中國家具版圖的核心位置,而中部這個輻射半徑最為廣闊的地區卻始終未能形成家具生產流通的標志性集散地區,這是不太正常的。
中部地區擁有著廣闊的土地資源,勞動人口密集的人力資源以及交通、電力、消費群體等等諸多利好條件,中部家具產業園的興起并非只是偶然。
無論是政策引導,還是市場需求,中部地區家具產業亟需集群式發展。也正是在這樣的需求之下,中部家具產業園正在逐漸成為中國家具大格局中的中流砥柱。
在百度中搜索“中部家具產業園”有多達62萬條信息,可見中部地區在推進家具產業發展上不遺余力。
從目前公開資料顯示,江西的南康、瑞昌;河南蘭考、信陽;安徽六安;湖北武漢以及周邊地區的家具產業園已經初具規模,形成氣候。
以大熱的南康家具產業園為例,南康有家具企業7000多家,截至2015年,南康家具產業集群實現總產值880億元。預估未來總產值將突破千億元大關,邁入千億產業集群行列。
保守估算,整個中部家具產業園家具企業可能達到2萬家。
如此龐大的制造企業規模,木材的需求量巨大。以中型家具企業估算,一家一個月主材、輔材用料能達到200立方左右。而中部地區不是木材主產地,木材原料主要依靠沿海港口輸入。
沿海港口的木材輸入是否能支撐整個中部家具產業需求呢?
木材從哪里來?
中部家具產業園木材從哪里來?
筆者在咨詢一位木材行業人士時候了解到,目前國內木材交易市場北方以天津港、青島港為主,華東地區以世界第一大港上海港、國內木材交易中心蘇州太倉港、張家港港為中心。其他輔助港口如靖江港、日照港都有木材集散中心。
以國內最大的木材港口交易集散地蘇州張家港港、太倉港為例,據張家港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統計,今年一季度,張家港口岸累計進口各類木材97萬立方米。據太倉檢驗檢疫局統計,今年前兩個月,太倉港共進口木材118.28萬立方米,其中板材進口51.05萬立方米,原木進口67.23 萬立方米。平均下來,每個港口每個月能達到45萬的木材進口。算上其他大大小小的港口木材進口,沿海港口木材進口每月數據在300萬-400萬立方左右。
除上述港口城市木材部分輸送到沿海省份地區的家具產業中心外,輸送到中部家具產業園的完全能夠支撐中部家具現階段木材需求。
同時木材行業人士對筆者透露,中部家具產業的木材來源多樣化,有從俄羅斯、東南亞經內陸口岸進口的,有從非洲、巴新以及美洲地區海運的,國內木材港口目前來看支撐中部家具產業還是問題不大的。
“未來中部家具產業會擴張,木材需求也會更大,這些木材港口吞吐量也將提升。這是一個雙邊的促進與發展。”這位木業行業人士對筆者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