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國家電企業再次體驗了一把“過山車”帶來的緊張和刺激。從庫存高筑下的價格戰到供應鏈傳導下的集體漲價,從企業營收“跳水”再到大盤降幅收窄,家電企業踏著轉型升級的步伐,一直在不停的探索轉型變革的路徑。從宏觀市場層面來說,家電行業已經是一個利潤非常薄的領域。在吳曉波看來,家電企業必須要進行轉型變革,要么整合對手,要么就只有被整合。
“周星星”曾經教育我們說:“做人如果沒有夢想,跟咸魚有什么分別?”因此,有理想的家電企業紛紛提效率、拼智能、戰海外,駕著轉型變革的三駕馬車任意馳騁。不過,王健林也告訴我們:“想做首富是對的,但是最好先定一個小目標,比方說我先掙它一個億。”
事實上,在轉型升級的浪潮中,家電企業除了制定長遠的發展戰略和規劃之外,還腳踏實地的設定了許多短期“小目標”。
智能化:產品、制造、金融三軍聯動
在今年11月份召開的的中國家電技術大會上,智能主題占據了大部分篇幅。這也從側面說明,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越來越多的家電企業意圖通過智能化的互聯網轉型打破市場現狀。
美的:從2017冷年開盤起(即今年8月1日)全線升級智能產品,智能空調銷售目標從2017年的600萬套增至2019年的1200萬套。智能家電在2016年將實現三千萬臺以上的銷售量,其中智能冰箱預計今年出貨量出破120萬臺以上。智能工廠方面,未來五年,計劃將換型時間降到9分鐘,每一條生產線從160人縮減到51人,一次裝機合格率提升到99%,將產品品質的控制和信息點提升到100%。
海爾:圍繞智能家電升級需求,力爭在2018年實現“雙百目標”,即信貸資產規模超百億、用戶規模超百萬。
在推動家電產業智能化轉型過程中,美的和海爾的智能產品和智能工廠頗具示范意義。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海爾圍繞智能家電升級需求,在智能產品、智能制造之外又把金融服務和產品銷售相結合,打造出了“以人為中心”的共創共贏的生態圈。
走出去:從“本土領先”向“全球領先”跨越
隨著老牌國際家電企業的“退潮”和自身實力的崛起,中國家電企業的國際化戰略已經不僅僅是單純進行市場的拓展,而是以一種逐鹿全球的視野謀求中國家電企業的新地位。
TCL: 業務結構方面,未來三年將海外業務占比從目前的47%提升到50%。半導體顯示方面,用3到5年的時間達到世界一流,將量子點顯示技術從微米級提升到納米級。
創維:2016/17年度(今年4月至明年3月)彩電銷量將達到1700萬臺,其中中國大陸及海外市場分別達到1100萬臺及600萬臺。
海爾:在俄羅斯,“卡瑪大師”工業園冰箱制造基地2020年的冰箱年產量將達到50萬臺。投產后一期產能25萬臺,二期與三期產能擴展到50萬臺。截至2017年,在該工廠雇傭500名專業人員,其外包業務將創造1200個新的工作崗位。在印度,本年度收官時收入達到220億盧布,年增幅達到30%。到2017年,海爾印度的產能達到200萬臺冰箱,同時開始在印度生產LED電視、門禁系統、洗衣機和熱水器各50萬臺。
大多數情況下,家電企業的目標都會以銷量、銷額的形式呈現出來。不過與其他企業相比,海爾既有投資建廠的實干,又注意當地就業的社會責任,這樣的全球化步伐邁出更加堅實也更加溫暖。
黑白配:黑電老將摩拳擦掌搶食白電市場
在家電市場進入瓶頸期,企業業績增長放緩的情況下,許多家電企業把目光放在了業務多元化或是跨界嘗試。TCL、創維、康佳等都是彩電領域的佼佼者,現如今已經成為白電第二梯隊的主力成員,并通過差異化創新攫取更多的市場份額。
TCL:去年冰洗產品累計銷量約為280萬臺,今年預計會達到350萬臺,2017年計劃銷售冰箱、洗衣機各200萬臺,合計銷售目標為400萬臺。
康佳:2016年白電整體銷售業績有望突破20億元,到2020年爭取將銷售規模增長至50億元左右,冰箱產品進入行業前五名,洗衣機及空調產品的市場份額能夠進入行業前八,并能夠實現IPO。
創維:2017年白電業務開始轉型,收入也計劃從20多億元向30億、50億去跳躍發展。
近年以來,TCL、創維、康佳等黑電企業的白電業務獲得了優于整體市場的表現,在搶食市場份額的同時,不斷進行著進行技術、產品、渠道、人才機制的蛻變升級。不過,“第二梯隊”企業面臨的一個共同的問題是,如何讓他們的白電品牌和彩電品牌一樣如雷貫耳。
廚電企業:多元化渠道并軌而行
近年來,渠道變革已經成為家電行業面臨的新挑戰和新課題。安信證券在最新研報中指出,渠道的專業化+扁平化已經成為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庫存產生積壓的主要因素是廠商與消費者之間的消息不對稱,扁平化的渠道可以減少銷售層級,可以使家電廠商直面消費者的需求。
老板:今年計劃設立400-500家專賣店,目標到今年年底達到3000家,預計2016全年凈利潤同比增長20%-40%將達到9.97 -11.63 億。
方太:雙十一期間電商渠道完成5億銷售額,全年電商總體銷售額有望超過20億。
廚房電器產品的消費群體是普通大眾,因此,建立一個全面高效、反應迅速的營銷體系是廚電企業成功經營的關鍵。老板電器在零售渠道方面越來越關注廚源店的建設,意在為用戶提供體驗場景,提高與用戶的粘性。
與老板電器理念相似,方太并沒有把電商僅僅定位為一個銷售渠道,而是定位成一體化的業務體系。為此,方太電商提出了“最佳用戶體驗的高端電商”業務模式,從用戶的研究到交互、交易、交付的環節,方太都重新做了商業模式和流程設計,對組織和資源的保障也做了重新的布局,以實現為用戶提供最佳體驗的目標。
空調市場:志高、奧克斯、海信爭進行業前三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盡管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美的、格力、海爾構筑了中國空調業最為穩固的“三駕馬車”。不過近年來,志高、奧克斯和海信的表現也可圈可點,現今三者都在進軍空調業前三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奧克斯:電商量額雙雙第一、內銷出貨增長率第一、外銷出貨增長率第一。今年空調銷售突破800萬套,力爭2年內實現行業前三的目標。
志高:2017冷年智能化產品占比提升到50%,海外市場自主品牌銷售占比從目前的30%提高到60%以上,兩年內建造全世界最現代化的空調工廠。
去年6月份,海信空調公司總經理田野曾表示,2016冷年聯合蘇寧、國美、五星及全國千余家家電商家,在家用城市市場徹底淘汰定速,全面普及變頻,兩年內變頻銷量躋身行業前三。
不過,從今年的情形來看奧克斯表現較為出彩,在空調業創造了三項新紀錄:電商量額雙雙第一、內銷出貨增長率第一、外銷出貨增長率第一。另外,在618期間,奧克斯全網銷售額破3億元,并輕松拿下京東、天貓、蘇寧易購三大電商平臺空調品類銷售"三冠王"。奧克斯家電集團總裁冷泠接受采訪時表示,奧克斯進軍行業三甲的號角已經吹響,力爭2018年成為業內一線核心品牌。
雖然今年李興浩表示志高空調離重返行業前三還有一定距離,但是卻根據業務現狀進行了智能化、現代化和國際化的三部曲布局,而且2020年整體銷售規模實現1000億的目標并沒有動搖。這在沖擊空調市場現有格局的同時,也為行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活力。
狗獅虎:爭奪家電渠道第一平臺
2016上半年,京東繼續以近60%的份額傲視家電網購市場,我國家電網購市場已形成了京東一馬當先,天貓、蘇寧易購、國美在線競相追趕的“一極多強”局面。不過,各大平臺似乎不滿足于現在的競爭格局,而在開年就已經準備為爭奪第一大干一場。
京東:2016年凈收入超過蘇寧和國美的總和,成為帶電產品的國內第一銷售平臺。在年底,大家電將超過國美,也將會略超過蘇寧。三年內,大家電的銷售額會超過國美+蘇寧的總和。京東幫服務店在全國實現縣域范圍全覆蓋,總數將超過1600家。
蘇寧:2016年蘇寧云商O2O全渠道要突破30%的增長,互聯網平臺的交易規模要超過1000億;蘇寧金融業務交易規模要突破5000億。2016年要刷新轉型以來的最高、最快增速,做行業的‘領航者’。”
國美:2018年國美在線銷售額預計將達到800億元,未來三年成為家電3C網購NO.1,目標實現獨立上市。
事實上,電商平臺之間的競爭并不局限于線上市場,由于家電產品在一二線城市趨于飽和,農村市場這片“藍海”已經成為蘇寧、國美、京東等零售平臺爭奪的焦點。今年3月1日,京東宣布將開1萬個鄉鎮加盟專賣店,沖擊國內家電零售第一;而蘇寧、國美也在積極向下滲透,蘇寧易購宣布今年在三四線市場的鄉鎮直營店將新增1500家;國美在線今年也將在三四線市場布局2000家加盟店。
電商平臺通過O2O模式加速了扁平化、透明化的商業渠道對農村地區的覆蓋,在給消費者帶來更多選擇機會的同時,也對原有三、四線家電渠道體系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在全新的競爭格局中,中國家電渠道體系正在進行著新一輪的優化和重構。(薛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