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余年來,空調行業經歷了金融危機影響下的下滑、產業政策集中刺激下的高漲、市場深度調整期的低谷和互聯網時代帶來的“風口”等各種環境變遷,產品形態和品牌格局隨之實時刷新,在2015冷年來臨之際,空調行業的發展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以海爾為代表的企業率先實現了從空調向空氣產業的系統轉型。
回看空調業的每個發展歷程,用戶的需求不斷向更健康、更舒適、更環保的方向發展,然而不變的一點是在每個關鍵性的節點上總是海爾率先完成了變革,引領了行業發展方向。這樣的成就離不開海爾空調對用戶需求的精準把握,整合資源基礎上的不斷創新,以及互聯網轉型過程中對網絡化戰略的深刻理解與強力執行。
變頻“三級跳”締造節能先鋒
空調是高能耗產品,在其發展初期用戶將省電作為了主要訴求,變頻技術順勢成為空調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在打破核心技術缺失困局,構建具有自主話語權的核心技術研發體系過程中,海爾以堅持創新的決心和專業研發能力引領了變頻技術“三級跳”。
1993年,海爾推出了國內首臺變頻空調,實現了行業從無到有的轉變;1998年,海爾自主研發了國內首個直流變頻技術,實現省電48%,再次引領國內空調行業技術革命;2012年,海爾創新研發了國際領先的寬帶無氟變頻技術,引領了全球變頻技術第三次升級,同時也確立了其主導全球空調變頻技術創新發展的新格局。
其實,這些只是體現海爾空調領先性的很小一部分。從創立伊始,海爾空調陸續誕生了多項行業第一,引領了行業專業化發展方向;同時,在走向國際市場的過程中,海爾空調領先的節能產品贏得了全球市場的認可,以美國市場為例,2012年海爾主導制定美國空調標準改變了美國空調市場的發展趨勢。
交互思維 精準把握智能化脈動
當互聯網大潮來襲時,以交互思維獲取用戶需求的海爾,在空調外觀、送風技術以及智能化領域都實現了行業超前。
圓形的帝樽、“空洞”的天樽、鳥巢的天鉑……海爾空調打破了用戶對傳統呆板的空調機的認知,而這些創新性的改變無不來源于海爾空調與用戶的交互。除了外觀革新外,海爾研發平臺和67萬名網友的交互,總結出網友對“空調病”的抱怨,通過整合全球研發資源,在天樽、天鉑等產品中創新采用“空氣射流”技術,實現了空調出風涼而不冷,有效消除“空調病”,成為空調歷史上一次重大的技術革新。
在智能化浪潮中,多數企業還在遠程控制等技術中摸索的時候,海爾空調未雨綢繆,依托物聯網技術、智能語音交互技術、云智能氣候控制技術等,已經在差異化、自動服務用戶方面取得創新突破,成為多數消費者首選的智能空調品牌。憑借在智能化領域的領先競爭力,海爾空調在2014冷年實現增幅33%,其中三四級市場增幅達到50%左右,遠高于行業增速。
由單一變整體 率先完成向空氣產業的轉型
近幾年的霧霾催生了“霧霾經濟”,行業主流觀點認為最大受益者是空氣凈化器行業,當眾多企業逐利于此時,海爾已經率先完成了從空調向空氣產業的轉型,為用戶提供系統化的室內空氣解決方案。
從行業發展現狀來看,目前基于物聯網和云計算為支撐的產業技術條件逐步成熟,消費者需求個性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智能終端產品和整體解決方案的市場缺口日益顯現,這是空氣產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對于企業來說,既要順勢而為積極探索前沿技術掃清未來發展道路,還要不忘“初心”,以為消費者提供更舒適的室內環境、更便捷的使用體驗為終極目標。
正是基于這樣的“初心”,海爾積極求變,領先行業實現了由空調單品類的研發創新到全方位的空氣產業服務,空氣盒子、空氣魔方、空氣mini等系列產品應運而生。不僅如此,海爾空調向平臺化轉型,與多家企業、專業組織機構實現了跨界合作,以與中國氣象局的合作為例,雙方首次將“空氣大數據”服務從公共領域延伸到家庭領域,為每個家庭提供更準確、專業的空氣數據定制服務。
對于海爾空調的轉型,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理事長姜風曾表示,如何在用戶方便與用戶個性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是擺在很多企業面前的難題,海爾用生態服務來滿足上億個家庭個性化、碎片化要求的模式值得行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