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百度、高通、realtek、華為……你能想象到這些業界首屈一指的巨頭們歡聚一堂是為了談合作嗎? 7月25日,由智能數字家電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舉辦的“U+開發者大會”論壇在北京隆重拉開帷幕,會上這些知名企業不止就智能 家居 的現狀與未來進行了熱烈的討論,還當場宣布接入U+平臺,聯合打造智能 家居 的新版圖。
據了解,巨頭們合作進軍智能 家居 市場早已不是先例,早前就有谷歌斥巨資收購Nest、小米聯合國內最大的手機ODM廠商進駐智能 家居 ,近期更有傳言三星欲以2億美元收購家庭自動化公司SmartThings,巨頭們何以頻頻大手筆涉足智能 家居 領域?據市場調研公司Jupiter Research預計,全球智能 家居 市場規模到2017年將達600億美元,即使在智能 家居 起步晚的中國也展現了非常誘人的市場空間,2018年,中國智能 家居 市場規模將達1396億元人民幣,巨大的商業空間和市場回報,引來各方大佬云集。
然而現實與美好的前景卻大相徑庭,據統計國內的智能 家居 滲透率還不足5%,智能 家居 還未成型卻已陷入發展瓶頸。在業界人士看來,如今的智能 家居 市場雖然熱鬧,但多數企業各自為政,仍處于開發單一智能產品或服務階段,傳統家電廠商們更多地聚焦在智能產品的研發上,互聯網廠商們則執著于如何將軟件或內容移植給家電制造企業,缺乏行業之間的溝通。這就導致大多數的智能 家居 戰略只是停留在口號上,落地難。
在此情況下,早在今年3月17日,海爾U+智慧生活操作系統的出現,便為智能 家居 行業做出了新的嘗試。通過開放的接口協議,海爾不僅僅是局限于某一個端口,而是打造了一個開放的平臺,任何品類的家電、不同的服務都可以接入到平臺中,U+為合作者提供開發新應用、新服務的統一標準和資源,實現跨品牌、跨產品的互聯互通。這種打造閉合生態圈的模式讓人眼前一亮,也吸引了生活網、創新工廠、寶潔、高通等各不同產業方巨頭加入到平臺中。
如果說,彼時的U+只是讓人看到了解決智能 家居 行業困境的希望,而如今,“U+開發者大會”海爾再度攜手科技巨頭,百度、高通、realtek、華為等更多優秀企業入駐U+,則讓希望變得可以觸摸。是否可以設想,巨頭合作聯手打造共贏生態圈,已經預示著智能 家居 行業即將結束單兵作戰,進入標準化、協同化的新拐點?
其實,想要求解并不難,從目前智能 家居 的實際發展狀況來看,產品價格偏貴,用戶體驗差、安裝難,缺乏殺手級應用,家電間互聯互通困難等,對用戶而言即是直接影響對智能 家居 產品的需求,而對企業來說就是商業模式不清晰,又不能找到既定模式借鑒,因此,過去那種“單品牌作戰”或“畫地為牢”的做法,顯然已不能適應智能 家居 行業的發展需求了。
而海爾U+作為首個智慧生活平臺,不僅能單一地實現家里不同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解決用戶體驗差的初步困擾,還可進一步通過自身的“云服務平臺”將設備變成服務的載體,并同時具有數據采集、分析等功能。如當用戶的家電設備接入U+平臺時,只要用戶進入離家300米范圍內,U+便會啟動回家模式,熱水器、空調等不同品牌的設備就會在開門時同時開啟,實現真正意義的智慧生活。
此外,在健康管理應用中,當在取得用戶授權的情況下,健康醫療產品、穿戴類設備會自動將用戶的生理數據上傳U+,而U+通過相應的數據分析會得出健康報告,這份健康報告同樣需在用戶授權的情況下發送給私人醫生或醫院,在經過醫生的診斷之后,用戶即可在U+上完成掛號或者預約醫院上門服務的操作流程。
顯然,U+通過開放接口協議,讓任何品類的家電、不同的服務接入到平臺中,在融合之中也為行業提供了一個統一的中控,甚至讓不同的設備通過一個統一的標準協議進行溝通交流,甚至互相交互等。從過去單一作戰,到現在行業統一協議誕生,直至巨頭協同開發建設U+平臺智慧生態圈,無疑正是行業的“拐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