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21世紀經濟報道撰文稱,隨著國內主要彩電企業陸續公布2014年一季度業績數據,彩電企業再次集體陷入利潤縮水的困境,彩電的行業性衰退成為當前整個市場面臨的最大難題。對此,奧維咨詢分析師王中正認為,互聯網企業跨界進入彩電市場打破了傳統彩電企業原有依賴硬件的盈利模式,布局后硬件盈利時代的新商業模式成為所有企業必須解決的課題。
縱觀當前彩電市場,除了小米、樂視等互聯網企業出盡風頭外,海爾發布的業內首款模塊化電視也吸引著整個業界關注的目光。然而在當下無論從生產模式、規模還是行業現狀來分析,模塊化電視都稍顯勢單力薄,業界對其能否快速普及也存在著質疑。
其實,智能電視去年才剛剛興起,于今年實現爆發式增長,由于用戶更多地還處于智能電視體驗期,還沒有到電視換代的時候;同時用戶對電視軟硬件可升級的消費習慣也尚未形成,這就造成了當前對模塊化電視認知還不夠的市場現實。從這個意義出發,模塊化電視在未來2-3年不會出現爆發式增長,就目前而言模塊化電視不足為懼,但從長遠來看,這是行業發展趨勢。
建立使用習慣成普及關鍵
事實上,用戶才是產品的直接使用者、體驗者,一款產品能否實現普及還得用戶說了算。的確,從目前市場情況看,用戶對模塊化電視的認知還比較低,即使他們對電視有升級需求,但是也不知道怎么升級或者該升級什么。
據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提供數據,到2014年底,網絡及智能電視保有量將達到9000萬臺;2017年年底,我國網絡及智能電視的保有量將突破2億臺大關。隨著智能電視的快速走向普及,人們對于電視配置可自主升級的認知與需求有望迎來爆發期,這就像當時PC行業的內存大戰一樣,未來電視的升級戰才是模塊化電視普及的關鍵契機。
孤獨的產業引領者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咨詢部主任彭健鋒表示,互聯網電視市場規模日益擴大,彩電廠家不僅需要擁有開發硬件產品的能力,還需要構建以提高用戶使用價值為核心的商業模式。
當前彩電企業更多地還是糾結于如何將傳統的電視智能化、網絡化,在探索未來發展模式上尚未出現真正的引領者。如今彩電市場的競爭依然主要集中在畫質、屏幕以及智能化功能上,沒有跳出傳統的發展思維。由此看來,目前市場上出現的模塊化電視雖然在輿論上沒能蓋過智能化、4K等概念,但其對整個行業的探索意義卻不容小覷。
筆者認為,造成當前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在于模塊化電視的推動群體勢單力薄,只有最早開啟這一市場的海爾與后來跟進的聯想,由于這兩家企業的總體市場份額相對不是太高,整個市場號召力尚未爆發出來。而這種境遇或許與安卓系統在手機智能化浪潮開啟之時的境遇有些類似,隨著三星、LG等手機企業加入這一軍團,安卓系統也迎來了快速爆發。
從這個意義上講,恰如HTC手機在上市之初遭遇的市場境遇一般,一款超前產品被市場認可和用戶接受是需要一定時間的,一旦時機成熟,必將迎來市場快速爆發,或許那時才是真正討論模塊化電視是否不足為懼的時間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