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電視定制的概念由來已久,但真正落地卻一直是“雷聲大雨點小”,如今模塊化電視將行業的個性化定制變成現實。3月18日,海爾在上海家博會上發布了行業首款模塊化電視,用戶通過定制功能模塊即可“自造”電視。這被業內人士稱為電視誕生以來最大的一次產業分工變革。
在傳統的以企業為中心的經營邏輯下,用戶只有品牌選擇權,沒有功能選擇權,用戶的選擇完全取決于企業能夠提供什么電視。企業代替用戶選擇屏幕、芯片、電源等傳統模塊并進行組裝生產,過程上提高了生產效率,但最終提供給用戶的卻是同質化產品。此外,OTT盒子、廣電等內容也只能作為電視外部附屬功能進行單獨生產和運營。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用戶的需求更加個性化、碎片化,原有以企業為中心的經營邏輯已經很難適應用戶不斷變動的需求。有不少用戶在論壇里抱怨,“我只想選擇我喜歡的功能,現在智能電視系統和內容的固定搭配讓我很不滿意,網上追劇還是要外接盒子,這無形中增加了使用費用。”傳統產業鏈分工模式與用戶個性化需求之間無法調和的矛盾已經開始顯現。
針對互聯網時代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海爾相關負責人表示,個性化定制是解決目前行業困境的重要路徑,也是電視行業未來發展的主流趨勢。為此,海爾電視搭建了模塊化電視資源整合平臺,通過生產商、內容商、運營商以及用戶之間的協同,將電視變成可升級可定制的功能模塊,讓用戶可以根據個性需求“自主制造”電視。
從“企業說了算”到“我的電視我做主”,模塊化電視的顛覆性意義不僅在于其對電視概念的重新詮釋,更在于其對電視行業傳統發展邏輯的徹底顛覆。在這一過程中,海爾電視實際上對產業進行了一次重新分工,將生產商、內容商、運營商從原來的上游供應商變為模塊提供商,不同參與方都可基于統一的OSIF標準設計相關的功能模塊,并根據用戶需求推出差異化的解決方案,供用戶自主選擇。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未來彩電業競爭的不是產品,而是產品背后的“生態圈”。模塊化電視為行業搭建的即是一個這樣的生態圈,一方面,其模塊化設計能夠滿足用戶對硬件配置、操作系統、軟件內容的差異化需求,另一方面,用戶、產業鏈各方的參與又使其成為一個不斷優化的生態系統。從這個角度來看,海爾此次實踐可謂具有重大的顛覆性意義,堪稱對行業發展邏輯的全新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