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月8日凌晨,俄羅斯索契舉辦的冬奧會開幕式中,雪絨花綻放成奧運五環時因右上角的一朵雪花未能順利綻放,導致最終“五環”變“四環”的烏龍事件。沒想到,就在這一幕被鏡頭直播到全世界觀眾眼前后,各家企業也跟著“菊緊”。

王先生在2月8日中午午休時習慣性打開微信朋友圈時就發現,從飲料到汽車,從手機到瀏覽器,從洗衣粉到網購商城,當天的朋友圈幾乎被“五環變四環”等諸多企業營銷內容刷滿了。而其中一條“不好意思,奧運的第五環在這兒”的微信很有點兒意思。這條微信將奧運的“第五環”給了海爾去年年底剛剛在電商渠道銷售的一款帶圓形風洞的天樽空調。“空調的這個圓環和那四環放在一起很搭,網友太有想象力了”。王先生說。而在2月9日,海爾空調的官方微博一條#五環變四環#的微博話題發布,“讓小空的天樽把這環給補上吧,這下完美了有木有!”的內容引發了不少粉絲的熱議。

記者看到,無論是微信還是微博,不少網友在贊其“強大”同時,也有不少網友大呼“原來奧運的第五環在這兒 ”。一位網友在朋友圈轉發“天樽第五環”的創意圖片時還評論說“快把奧運的‘第五環’搬回家”。 而在“奧運會給企業創造了一次營銷好機會”的訂閱微信中,這張圖片容也被評論一番:“家電力估計找了半天才找到一個帶圓環的空氣凈化產品去補那朵菊花,對傳統家電廠商來說,有這個意識是非常好的,至少我們看到海爾在擁抱互聯網了”。
對此,相關營銷專家也認為,借勢營銷就是借大勢,成大事。索契的“失誤”反而讓“烏龍變成了商機”。不過,有些品牌用得出神入化,效果很好,但有些應用過于生硬,略顯笨拙,很有可能引起負面影響。這對正在進行互聯網改革和已經實踐互聯網思維的企業來說都將是一個重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