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剛剛發布了北京、上海和福州三個城市以舊換新的最新進展情況。截至8月21日17時,在五大類電器以舊換新中,上海市數量最高,共回收6220臺舊電器、銷售3691臺新家電,而北京僅回收2524臺舊電器、銷售407臺新電器,福州市的以舊換新工作則剛起步。家電產品更新換代快,再加上中央財政出資刺激消費,本應受到消費者追捧,但以舊換新為何熱得慢呢?
銷售企業“轉單”上門回收
昨日,記者以消費者身份體驗了電話預約收舊的過程,發現“收舊”問題突出。
在京內某知名家電連鎖賣場,其400電話接線員聽到記者想預約上門收舊,便將以舊換新的中標回收企業——天天潔公司電話告知記者。隨后,記者撥打該公司電話,接線員則直接拒絕先上門收舊,表示顧客先到賣場選購新機后公司再確定上門回收時間。
京內中標的某專門收舊企業負責人透露,有的銷售、回收雙中標企業拒絕單一的上門收舊,或者將收舊顧客轉到專門的回收企業,因此目前自己公司接到的預約上門收舊電話非常多。昨日下午僅半個小時,她負責的一部電話就接到了12個預約單子。
8月10日北京市正式啟動家電以舊換新工作,持本市戶口本或在本市注冊登記的法人單位均可享受家電以舊換新補貼。按照實施方案,符合條件的購買人交售舊家電后,購買補貼范圍內的五類新家電,均可按銷售價格的10%給予補貼。
按照相關專家的預測,9個試點城市以舊換新政策在2009年可帶動100萬輛以上汽車、500萬臺家電的銷售,拉動消費需求1250億元以上。同時,回收各種資源230萬噸,節能160萬噸標煤。
如此,每個城市每月平均換新數量在11萬臺。但目前回收和換新的踴躍程度離政府的預期還有一定距離。
預約上門收舊等待一周
由于回收能力有限、轉單現象多,專門的回收企業無法及時上門收舊。據天天潔公司的工作人員介紹,城區的上門收舊大概需要2-3天,而相對偏僻的東五環地區,則需要收舊數量積攢到一定數量或者有順路車才能上門收舊。
記者從另一家電連鎖企業的收舊專線了解到,盡管其物流輻射面可以覆蓋全城,但是真正的上門收舊則需要等一周的時間。“如果7天內沒有接到收舊人員的確認電話,還需要再次打電話預約收舊事宜。”
在銷售和回收雙中標企業中,記者切身感覺到,商家對換新的熱情度遠遠高出收舊工作。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一方面通過財政補貼這個政策工具促進消費,另一方面通過收舊實現節能減排。但是,一些企業由于過于追求銷售利潤,在收舊與換新上沒有堅持“兩手抓”。
網購沖擊補貼政策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認為家電以舊換新不劃算的市民也不在少數。習慣網購的李先生就認為,找個信譽度比較好的網上電器商城,就能比國美、蘇寧等實體店便宜幾百元,還不用搭上舊電器。“給父母買臺新洗衣機,把父母住址填到收貨地址欄,一切都可以解決了。”李先生細算到,參加以舊換新活動還要打電話預約收舊,然后再拿著相關憑證去享受最高400元的補貼,費時費力還不實惠。
在電子商務售后和誠信制度日益改進的背景下,網購主體已不再是幾十元的T恤、化妝品小樣等低檔次的小玩意兒,筆記本電腦、照相機乃至空調、彩電都可以比照價格和品質后在網上下單,其與實體店存在幾百元甚至上千元的差價。面對戶籍、排隊等候收舊、令人眼花繚亂的促銷活動等才能享受的政府補貼,難怪消費者熱情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