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向華的“城市山林”系列作品(荷花)
展覽時間:2009-6-1至2009-6-15
開幕時間:2009-6-1
展覽主辦:塔沃斯國際文化藝術沙龍
策 展 人: 陳瑜
參展藝術家:劉向華,袁文彬
塔沃斯國際文化藝術沙龍
塔沃斯國際文化藝術沙龍是一家致力于發掘與推廣中國當代藝術,進行國際間藝術交流的綜合藝術機構。沙龍注重作品的原創性、學術性及當代性,定期舉辦各種形式的展覽,與新加坡、臺灣、印尼、美國、英國、德國、意大利等多家文化機構和畫廊合作,促進中外當代藝術的溝通與交流,為國內外藝術家提供一個專業而良好的交流平臺。
文化傳統決定著傳統文化(具體樣態和形式),劉向華的“城市山林”系列家俱裝置不僅僅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具體樣態和內容)的重新審視和詮釋,更是在當代中國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對中國文化傳統深入疑辨與反思的結果。其一,“城市山林”系列家俱裝置向早在中國魏晉時就已彰顯的超逸放達的精神致意。這種致意體現在其率性而富有靈氣的構造方式、狂放張揚的“全金屬外殼”和直接表達結構的真實自然的形式及其所蘊涵的放達的內在觀念和氣質。其二,另一個層面的意義在于對“合和”觀的中國文化傳統以及對“和諧”的中國社會現實的發問,其裝置作品中那些穿透書本的兇狠利刃以及“濠濮觀魚”的生命個體樂趣又透露了歷史進程中中國知識分子徘徊于兼濟天下與獨善其身的文化宿命。中國園林藝術中一再被提及的源自《莊子秋水》“濠濮觀魚”的典故在“城市山林”系列家俱裝置中被續寫,做一個有文化的人應當置身于傳統之中進行思考,“城市山林”系列在當代中國的社會和文化現實中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和聲音訴說著中國知識分子的文化宿命。其三,就創作方式和手法而言,我們注意到“城市山林”系列家俱裝置基于當下城市的環境現實,其作為人口、生產力、物質資源同時也是污染源和廢棄物高度集中的一種環境現實,并將這種環境現實中人類的生活方式所產生的種種隨處可見的金屬潔具、廚具、水暖管件、閥門等現代工業批量復制日用品進行主動錯置和誤讀式的創造和再生。這種基于當下日常生活“就地取材”的主動錯置和誤讀的方式表面上類似于后現代思維亦或解構主義,但它其實演繹了漫長的人類造物文明中的一個潛在規律,劉向華在其撰寫的《少數民族環境藝術概論》一書中將其解釋為人類造物作為一種適應環境的生存方式所展現的文化根性,并認為這種人類造物的文化根性源于生態學中生物適應環境的規律。